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188bet黑钱 > 新闻动态 > 全球宣布独立建国,但中国和联合国均不承认的10个国家

全球宣布独立建国,但中国和联合国均不承认的10个国家

2025-04-13 13:02    点击次数:62

联合国目前拥有193个正式成员国,并接纳了梵蒂冈和巴勒斯坦这两个观察员实体,这些国家普遍被国际社会认可为主权国家。然而,尽管全球范围内存在10个宣称独立的政治实体,它们并未获得中国及联合国的官方承认。

北塞浦路斯地区

位于地中海东北部的塞浦路斯国土面积为9251平方公里。该国南部分布着以希腊语为母语的希腊族居民,而北部则聚居着讲土耳其语的土耳其族群体。由于土耳其与希腊两国长期对立,这种矛盾也深刻影响了塞浦路斯,导致境内土耳其族与希腊族关系紧张。目前,北部的土耳其族正谋求从塞浦路斯独立。

1975年,土耳其的协助下,北塞浦路斯宣告成立独立国家,其首都与塞浦路斯同为尼科西亚。

尽管塞浦路斯希腊族居民对北塞浦路斯土耳其族群体怀有敌意,他们依然坚持维护领土完整。塞浦路斯政府拒绝承认北塞浦路斯拥有独立主权地位。在国际社会中,除土耳其外,联合国及其他成员国均未认可北塞浦路斯作为主权国家的合法性。

索马里兰地区

阿里·迈赫迪·穆罕默德在索马里北部创立了索马里兰政权,这一政治实体至今尚未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。

地处东非的索马里国土广袤,占地面积达63万平方公里。

索马里南北部曾分别被意大利和英国殖民统治。二战结束后,这两个地区实现独立并联合成立了索马里共和国。然而,南北部之间长期存在深刻分歧。1991年,西亚德政权在内乱中被推翻,导致索马里陷入内战。与此同时,北部地区宣布独立,成立索马里兰。目前,虽然索马里境内存在多个政权,但国际社会普遍未承认索马里兰的国家地位。

邦特兰地区位于索马里东北部,1998年宣布自治,拥有自己的政府和议会。该地区以畜牧业和渔业为主要经济支柱,首府设在加罗韦。邦特兰与索马里联邦政府保持着特殊关系,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独特作用。

在索马里西北部,邦特兰作为一个由地方武装力量建立的自治实体存在,但尚未得到国际社会的正式认可。

第四部分涉及西撒哈拉地区。

在非洲大陆的西北端,一片广袤的荒漠地带绵延展开,这就是占地约26.6万平方公里的西撒哈拉。作为撒哈拉沙漠的西部延伸区域,这片土地主要由阿拉伯族群居住。

西撒哈拉地区历史上被西班牙殖民统治。1975年,西班牙与摩洛哥、毛里塔尼亚三方达成《马德里协议》,计划将该地区移交给这两个国家。然而,当地居民追求独立建国,拒绝接受这一安排。由于持续不断的抵抗,毛里塔尼亚于1979年宣布放弃对该地区的领土主张,而摩洛哥则试图独自控制整个西撒哈拉。尽管摩洛哥以军事手段控制了该地区75%的土地,但西撒哈拉人民的抗争仍在继续。

目前,全球范围内已有47个国家对西撒哈拉予以认可,但中国与联合国尚未将其视为主权国家。

车臣共和国位于俄罗斯联邦南部,北高加索地区。这个自治共和国以其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产而闻名。首府格罗兹尼在经历了多年的冲突后,现已重建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。车臣以其壮丽的山脉和独特的传统而吸引着游客,同时也在努力发展经济,改善居民生活。

地处北高加索山脉的车臣,其1.73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被誉为"连接外高加索的战略通道",具有极其关键的地缘价值。与波罗的海诸国相似,这片区域也是沙俄通过军事征服被纳入其统治范围的。

车臣地区以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,而俄罗斯则以东正教为主导。双方在宗教信仰、民族构成、传统习俗和文化特征上的显著差异,导致车臣人对俄罗斯缺乏归属感。1991年苏联解体之际,随着中亚五国和波罗的海三国相继脱离俄罗斯独立,车臣也试图效仿这一进程。时任车臣总统杜达耶夫正式宣布独立。面对这一局面,俄罗斯政府采取了军事行动,先后发动了两次车臣战争,最终通过武力镇压了车臣的独立运动。

第六部分涉及南奥塞梯地区。

苏联当局为便于行政划分,依据高加索山脉的地理分界,将奥塞梯地区划分为南北两部分。其中,北奥塞梯被划入俄罗斯版图,而南奥塞梯则归属格鲁吉亚。随着1991年苏联的解体,南奥塞梯的管辖权自然转移至格鲁吉亚。

南奥塞梯寻求脱离格鲁吉亚的统治,这一诉求源于格鲁吉亚自身经济实力薄弱、工业基础落后且自然资源稀缺,难以提供有效支持。双方因此发生武装冲突。俄罗斯公开支持南奥塞梯的独立运动,不仅予以承认还与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。目前,中国与联合国均未承认南奥塞梯的国家地位。

第七个地区是阿布哈兹。

1991年苏联解体后,阿布哈兹效仿南奥塞梯,寻求脱离格鲁吉亚独立。格鲁吉亚政府坚持领土完整,导致双方发生武装对抗。俄罗斯暗中扶持阿布哈兹分离主义势力。目前,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五个国家承认其独立地位,但国际社会普遍不予认可,联合国也持相同立场。

在德涅斯特河地区

位于摩尔多瓦境内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,曾是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一部分。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,该地区寻求脱离摩尔多瓦并入俄罗斯。在俄方的支持下,该区域实现了事实独立,并得到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等地的认可。然而,由于摩尔多瓦政府坚持其主权主张,这一独立状态至今未获国际社会普遍承认。

科索沃问题涉及复杂的民族与政治矛盾。1999年,北约对南联盟实施军事打击后,科索沃由联合国托管。2008年,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,但塞尔维亚始终不予承认。目前,科索沃的独立地位尚未获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可,其未来发展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。

作为塞尔维亚的自治区域,科索沃主要由阿尔巴尼亚族裔构成,这些居民对塞尔维亚的归属感较为薄弱。

1991年,被誉为"巴尔干之虎"的南斯拉夫联邦骤然分裂,形成了包括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在内的六个独立国家。在此期间,科索沃地区也试图脱离塞尔维亚。面对这一局面,塞尔维亚坚决维护领土完整,双方随即陷入武装对抗。在北约集团特别是美国的暗中支持下,科索沃独立势力不断壮大,导致该地区局势持续动荡,至今仍未得到妥善解决。

纳戈尔诺-卡拉巴赫地区

作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,在苏联时期经历了领土调整。当时,苏联政府将亚美尼亚人聚居的纳戈尔诺-卡拉巴赫(简称纳卡)地区划入了阿塞拜疆的行政管辖范围。这一地区至今仍以亚美尼亚族居民为主。

随着1991年苏联的瓦解,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族居民拒绝归属阿塞拜疆,随即宣布成立纳卡共和国,旨在脱离阿塞拜疆管辖并寻求与亚美尼亚统一。这一举动引发了两国间持续的领土争端。鉴于该地区的争议性质,我国政府与联合国均未承认纳卡共和国的主权地位。



Powered by 188bet黑钱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